书摘,还是书摘。曾经看过两集耶鲁大学开放课的博弈论课程,可惜没能坚持下去。吴闲云的这本《博弈三国》用博弈论来分析三国时代的历史事件,分析的很到位,另一种角度来读三国。
为了区分清楚,每条之间用水平线分割开了。
正文开始
当自己没有决策权的时候,尽量不要说恶话,做恶人,
当自己有决策权的时候,就尽量指使他人说恶话,做恶人。
谁犯规,谁吃亏。
对于不确定的好机会,
1. 弱势方选择“宁可信其有”比较占优,
2. 强势方选择“宁可信其无”比较占优。
强势方失去了这次机会,还有条件继续捕捉下一个机会。而弱势方失去了这次机会,就再也没有机会了。
一个人的价值,是取决于其他人的需求。别人不需要你的经天纬地之才,你就贬值,别人需要你这个不学无术之辈,你就升值。那么,为什么还是提倡真才实学呢?这是因为,任何时候对真才实学的需求量总是要大些。
其实,大策略都是朴实的,并没有什么妙计可言。
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事:同时有好几个“妙计”,不知道怎样取舍,究竟该选定哪一个为最好?这其实是有定式的:
1. 同时有多个妙计,各有各的妙处,看起来都是很好的计策。所以,没有理由单方面认定,一定是哪一个为最好。理论上,都好。
2. 具体的计策,属于战术范畴。大的谋略,属于战略范畴。战术有战术的优选策略,战略有战略的优选策略。任何具体战术都一定是从属于大的战略的。
3. 因此:服从大局的妙计,才是好计。不服从大局的妙计,不可轻用。
也就是说,当我们有多个妙计的时候,应该选择最符合主策略的那一个,放弃其他不配合主策略的妙计。
法正为什么希望刘备抢益州呢?因为刘璋不会用人。怎么叫不会用人?因为你没有用我,所以我就要说你不会用人!不要看书上说某某不会用人,那都是从没有被用的人嘴里说出来的。
博弈论、优选法,都是建立在“逻辑思维”这个基础上的,是理性的结论。而占卜、预言则是建立在“形象思维”这个基础上的,是感性的结论。逻辑思维最重证据、推理,而形象思维最重想象、感应。
汉献帝把皇位白送给了曹丕,不要以为曹丕就是狼子野心、窃国大盗,其实这样做对大家都是有好处的,对汉献帝也是有好处的,这种权利交替可以算得上是封建王朝改朝换代最文明、最好的方式了。
献帝被曹丕封为山阳公,不过他依然可以用天子礼乐,失去了皇帝的权利,还是享受皇帝的待遇,(和他在位时其实差不多),后来一直到他去世了,魏朝继任皇帝曹睿还是以天子礼仪安葬的他。
可以说,汉献帝是历朝末代皇帝中,结局最好的一个了。
在没有决策权的时候,内讧多是输的。鹬蚌相争,渔人得利。
凡是简单竞局,总是强势方占优。所谓简单,就是变数少,变数越少,强势方越有利。
强势方的应对策略:
1. 强势方无所谓优选,怎么行动都是占优的。
2. 强势方既可以选择杀掉对手,也可以选择放掉对手。如果不放心就干脆杀掉。
3. 如果选择放掉,(不便于杀掉),就必须要能够控制。
也就是说,强势方始终只做一件事:防止对手反扑。做到了,一切OK!
弱势方的应对策略:
1. 弱势方只有两种企图:一是企图保持现状。一是企图反扑获胜。其中只有前者是对手允许的范围,有均衡点。
2. 企图反扑获胜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先要保持现状。
3. 弱势方反扑获胜的机会,基本上只有一次(切记!)。成就成了,不成就完蛋了。所以,可以行动的机会极其珍贵。必须要在100%的成功预算下才可以动手,(但还不能保证真的会100%的成功)
4. 弱势方基本上只能行动一次(切记!),所以,他99%的行为都是在伪装、潜伏、等待。
也就是说,弱势方表面上始终只做一件事:配合对手控制自己。暗下里始终在做另一件事:等待、寻找胜机出现。
双方应对都不出错,和。领导者占优,弱势方不灭,现状成定局,天下太平。
这样,司马懿只能选择一直伪装下去。这一伪装,就是9年,从61岁熬到70岁,如果后来依然没有胜机出现,司马懿就只能以“伪装到去世”为优选。
从司马懿的耐心可以看出:
1. 有机会,当然要夺权。
2. 如果真的没有机会,那就算了,只领个虚职也可以,不能强求的。
你一强求就只会淘汰的更快。所以,凡能成大事者,既可以“不甘于平庸”,又可以“甘于平庸”,两者是兼备的。若两者任缺其一,则都是难于成事的。
觉得还不错的朋友请支持正版:亚马逊中国
文章写得不错呵呵,策略问题!!
文章我转载分享了。谢谢我也下载看看这博弈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