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暴力(Nonviolence)指参与社会政治变革、拒绝使用暴力的理念,作为介于被动接受与武装斗争的一种形式,“非暴力”方式参与的政治变革,包括非暴力反抗、公民抗命或其他强大影响力的不合作对抗形式,与和平主义类似。非暴力是理智的、文明的,更加是勇敢的!
20世纪中叶以来,非暴力、非暴力抵抗等非武力手段为社会变革主要形式之一,也是推崇的政治与社会哲学理念。作为社会政治变革的实践,非暴力反抗与和平主义具有本质的差别。非暴力属于社会与政治变革,它违背压迫者的意愿,和权力、非正义和不公正现象斗争。
其中以印度国父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影响最为深远,不仅使印度摆脱了英国的统治,还影响了全世界的民主爱国人士和那些争取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。
甘地的非暴力哲学和非暴力不合作(satya, ahimsa)的思想深受薄伽梵歌,印度教信仰以及耆那教的影响。非暴力(ahimsa)的概念在印度的宗教中长久以来就有,印度教、佛教、耆那教中对于此都有重述。
甘地的主要信念是“satyagraha”,英语译成“truth force”,意为“精神的力量”、“真理之路”、“追求真理”等。他经常说他的价值观很简单,那就是: 真理(satya)、非暴力(ahimsa)。
实际上,非暴力哲学思想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是不谋而合的。儒家提倡“德治”,儒家的“德治”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。儒家认为,无论人性善恶,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。这种教化方式,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,使人心良善,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。这是最彻底、根本和积极的办法,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。
如今天下太平,可谓国泰民安,我们便可以把非暴力哲学应用在生活中,教师体罚学生能解决问题吗?家庭暴力能解决问题吗?这些只会让矛盾更加激化。
非暴力不是政治斗争的需要,而是人生的哲学。
近期评论